寫不出東西

寫不出東西

寫作困難的感覺確實讓人苦惱,我常常在報紙的副刊專欄中看到作家們以 寫不出東西 為題材。特別是蔡瀾的專欄,他常常提到要出外旅行,然後一次性交上十多天的稿件。在深夜寫作時,思緒漸漸匱乏,於是他就會去冰箱找些東西吃,不知不覺間,太陽也已經升起……

每次閱讀這樣的文章,我都會想象自己成為一位作家,因為寫不出東西也可以成為題材,這樣就永遠不必擔心沒有靈感,同時稿費也不錯。然而,當我開始嘗試寫作時,才真正體會到寫不出東西是一種痛苦。

我一直有一些想要寫的題目,但每次坐在鍵盤前,總是束手無策,無法完成作品。或許應該先放下一兩個星期,再試一次,因為煩惱只會加深困境,毫無幫助。這種無奈,就像在拼圖完成時才發現缺了最重要的一塊,真令人洩氣。

然而,如果連吃飯的蔡瀾都會遇到寫不出東西的情況,那麼我想我不應該怪罪自己。相反,我應該像蔡瀾一樣,每當寫不出東西時,就直接寫一篇以寫不出來為題的文章。至少,這樣的題材會因為多練習而變得更加精彩。所以,我也要嘗試寫一篇,多多學習,共同努力吧!

寫不出東西, 寫作瓶頸

其實,寫不出東西也是一種獨特的狀態,就像漫無邊際的夜空等待第一縷晨曦。當文字停滯時,那份空白不僅意味著靈感的枯竭,更是一面鏡子,映照出內心深處的慌亂與無力。有時候,我反而會享受這種無法言說的寂寞,因為它讓我意識到,創作並非永遠都是順風順水,而正是在這些停滯的時刻,我們學會了如何與自己對話。

當我發現自己陷入寫作瓶頸時,常常會嘗試一些看似瑣碎卻有效的小方法。也許是一杯濃郁的咖啡、一段老歌的旋律,或者是在夜晚獨自行走。這些日常的小細節,往往能在不經意間點燃那已熄滅的靈感火花。試著轉換環境或是稍作休息,有時候就能讓思緒重新流暢起來,進而找到新的切入點。

每當面對寫不出東西的窘境,我都會靜下心來反思:這到底是因為靈感匱乏,還是自己過於苛求完美?有時候,我會把自己當作一個實驗者,試著放下那份對文字完美無瑕的追求,只求真實地表達內心的感受。正是在這種不斷的嘗試與摸索中,我漸漸學會了與自己的不完美共處,並從中發掘出更多可能性。

寫不出東西 ,固然讓人沮喪,但它同時也是一段寶貴的成長旅程。每一位作家都有過這樣的低谷,而正是這些低谷塑造了我們對文字更深刻的理解。當我再度面對空白頁時,不妨把它當作一種挑戰,一次自我探索的機會。畢竟,正如蔡瀾所言,連寫不出東西也可以成為題材,而我也相信,在不斷的嘗試與反思中,那些沉寂的文字終將再次綻放光芒。


更多故事
▶️Plan your trip now